mlunwen@163.com
18516839603
自2014年起,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以下简称评价院)每四年开展一次期刊评价工作。2022年,评价院完成了第三轮期刊评价工作,对中国人文社会科学33个学科类的1924种老牌刊、117种新创刊和148种外文刊,共计2189种期刊进行了评价。本轮评价首次新增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集刊评价,评价院通过文献梳理、社会调研、个案研究等方法遴选出本次集刊评价名单。根据学术集刊发展规律确定集刊学科分类,以《中国...
2022年11月10日,根据科睿唯安公布的最新一期ESI数据(论文统计时间为2012.1.1-2022.8.31),中国海洋大学社会科学(SOCIALSCIENCES,GENERAL)学科排名首次进入全球ESI全球前1%,成为继植物学与动物学、地球科学、工程学、化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材料科学、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药理学与毒理学、微生物学和计算机科学之后,学校第12个进入全球ESI排名前1...
3月7日下午,海洋低碳发展与决策优化研究团队重组会议在海洋发展研究院会议室召开。文科处处长金天宇、副处长席静及团队相关成员参加,会议由金天宇处长主持。金天宇处长回顾了海洋发展研究院综合改革及文科团队成立的背景,阐释了搭建文科重点团队在推动特色显著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中的重要意义,强调了团队重组后要立足于文理交叉优势,发挥多学科协同创新的作用。席静副处长依据文科重点团队管理办法,布置了当前和未来需要完...
建筑是写在大地上的艺术,而“中国建造”则是挥舞彩笔的巨手。隧道施工技术的日新月异托起了国人“隧通天下”的梦想;大气磅礴的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创造了一个个世界奇迹;建成于疫情期间的火神山、雷神山医院汇聚起共克时艰的巨大力量……一幅幅宏伟壮丽的工程画卷,记录的是与时俱进的建造技艺,书写的是伟大复兴的民族梦想,传承的是以民为本的建造情怀。攻坚克难实现跨越发展广大建设者是改变国家面貌当之无愧的先锋。中国建筑业...
随着天气转暖,各地项目工地建设现场忙碌而有序,建设者们使用绿色施工的“加减乘除”,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让工地告别“尘土飞扬”,减少施工对环境负面影响。“加”强BIM技术运用当下,一些施工单位积极运用BIM(建筑信息模型)、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化技术组织绿色施工,针对施工过程中的关键技术、施工重难点方案设计等利用BIM技术进行研究、比选、优化,确定最优方案,不断提高施工过程中的精细化水平,一方面有利...
3月6日,全国建筑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决赛开幕式在上海市举办。该竞赛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人事司、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中国海员建设工会全国委员会联合主办,来自28个省(区、市)和建筑业央企的211名选手展开技能大比武,同台竞技、各亮绝活。据了解,此次竞赛是建筑行业的国家级二类职业技能竞赛,以“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为主题,设置焊工、装饰装修工、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员3个竞赛项目,按照培训学习、理论考试和...
人才是富国之本、兴邦之计。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实现“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的梦想、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奋进之路上,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的奋斗者们锲而不舍、驰而不息,投身新时代如火如荼的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创造了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业绩。在科技攻关、抗震救灾、脱贫攻坚和抗击疫情等急难险重任务考验中,涌现出一大批大国工匠、能工巧匠和时代楷模,涌现出大量在平凡岗位上的默默奉献者、为危急关...
建筑工程质量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城市未来和传承,事关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近年来,各地不断提高建筑工程质量水平,满足人民对高质量建筑、高品质住宅的需求。近期,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质量强国建设纲要》,提出要提升建设工程品质,强化工程建设全链条质量监管,完善日常检查和抽查抽测相结合的质量监督检查制度,加强工程质量监督队伍建设。狠抓日常监督检查压实行业监管责任贵州省近日印发学习宣传贯彻《质量强国...
近年来,广东省深圳市积极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重要理念,以科技创新引领建筑业工业化、数字化、绿色化转型,高起点定位、高标准推进智能建造发展,在建立完善政策体系、夯实技术支撑能力、建设试点示范工程、培育龙头骨干企业、构建产业生态体系等方面取得一定成效。谋划政策产业体系深圳市将智能建造工作融入城市发展、科技创新发展、行业发展,做到同频共振、同步共进。《深圳市...
铁路采购与物流
食品与药品
科学与无神论
东北亚学刊
广东牙病防治
黑河学刊